今天是: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办公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崇文路2号南通市图书馆及综合服务中心12楼

立案、开庭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崇文路6号凤凰大厦2幢16层南侧

邮箱:ntac@ntac.org.cn
办公电话:0513-59003128、59003129(立案)、59003159
传真号码:0513-59003120
首页 资讯速递 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推进京津冀三地法院人员培训和法官交流工作
发表时间:2017-02-09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京津冀三地法院人员培训和法官交流工作的意见》,正式建立了京津冀三地法院人员培训和法官交流工作机制。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促进京津冀三地法院深度交流和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建立京津冀三地法院人员培训和法官交流工作机制,旨在积极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司法需求,加强知识产权、海事海商、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审判人才的培训和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全面提升京津冀三地法官的司法能力。

  《意见》指出,要探索建立京津冀法院干警培训合作共享机制。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司法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法官司法能力为主线,推动三地法院优秀师资库、案例库、课件库、现场教学基地等培训资源的合作共享。充分发挥各自的业务强项和培训优势,在利用“中国法官培训网”的基础上,以信息化为抓手,利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等线上资源,推进异地同时同步培训,扩大受训范围。

  《意见》强调,要建立三地法院法官挂职交流锻炼的正常机制。按照有利于工作开展、有利于年轻后备干部培养成长的原则,定期互派法官进行挂职锻炼。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挂职锻炼法官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将干部挂职锻炼期间的工作情况,纳入本人的业绩档案,并作为法官培养、晋职晋级的重要参考指标。

  《意见》要求,京津冀三地高级人民法院要建立健全人员培训和法官交流的常态化协商机制和人员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凝聚各方力量,共谋协同发展,推动形成三地法官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为三地法官人才跨地区培训和流动创造更加务实有效的工作机制和便利条件。

  另悉,结合京津冀法院工作实际和队伍现状,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制定2017年京津冀三地法院合作培训和法官交流计划,对2017年三地法院合作培训的主题、班次、规模、形式以及干部交流等事宜作出具体安排。

上一条: 最高法:法院人员禁提前介入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活动 (2017/2/8)
下一条: 仅凭身份证5分钟闪电借款?警方提醒:不可信! (2017/2/10)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南通仲裁委员会 苏ICP备09002564号
办公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崇文路2号南通市图书馆及综合服务中心12楼 立案、开庭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崇文路6号凤凰大厦2幢16层南侧
办公电话:0513-59003128、59003129(立案)、59003159 传真号码:0513-59003120